如今书坛,以“二田”为首的“田楷”评价尚未盖棺定论,人们也会乐此不疲地继续争论。在唐代倒是有一位书法家,可以称之为曾经的“田英章”,在再世时,人们对他的评价也是呈现出来极端的两极分化,这位书法家就是徐浩。 徐浩(703年—782年),在他之前,书坛尚以“瘦硬”为美,而徐浩却在学习先贤的基础上,一反常态,追求宽博丰腴的书法姿态。 唐代文学家李肇就曾经在《国史补》当中说:“怀素工瘦,张长史草工肥。瘦硬易作,肥劲难工”,对徐浩的“肥阔体”楷书表示理解和欣赏。当然,也有书法家评价他的楷书“故多精熟,无有意趣”。与今天的人们评价“田楷”毫无趣味可言如出一辙。 如今一千余年过去,人们对于徐浩楷书的评价已经盖棺定论,认为他是唐代书风变化里程碑式的人物,代表着唐代书法由瘦硬走向肥劲的审美思想的嬗变。 其实对于有识之士来说,徐浩的成就根本不需要时间来验证。唐朝是一个极其推崇和重视书法创作的年代,也是一个极其包容的时代,书法家的成长拥有得天独厚的社会环境。徐浩在世时,就已经是御用书法家,皇帝的众多诰册都是出于徐浩之手。 徐浩擅长八分、行书、草书,由以楷书为最善。他有一件楷书碑刻,作于他去世的前一年,也就是八十岁的时候,书法极为精熟的时期,也是他最为著名的代表作,这件作品就是他的《不空和尚碑》。 此碑刻是为了纪念唐代时印度的不空三藏法师所作,虽然作于晚年,但其中丝毫没有颓唐之气。作为朝廷敕令所作的楷书碑刻,这件作品的篆刻者代表的也是当时的顶尖水平,所以这件作品,可以说中唐时的书法风尚最好的见证。 徐浩虽然一改楷书瘦硬的体例,但是从这件《不空和尚碑》当中,我们仍然可以看出他对“二王”的继承,在肥阔的结体当中仍然带有魏晋的清韵气息,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。 除此之外,他将行书和隶书的笔意融入到了楷书之中,结字庄重,点画沉着稳健,使得自己的文字在宽博之外带有灵动自然和古雅庄重之气,这种气息也是繁盛典雅的盛唐风气的最好代表。 这帖《不空和尚碑》是徐浩“人书俱老”的巅峰之作,也是大唐典雅大气典雅审美的代名词,可医书法俗媚之病。 可惜这帖楷书鲜有拓本传世,只有一件保存极为完好的宋拓孤本。我们将其进行了1:1超高清的复刻,您喜欢可以前往“墨品风雅”淘宝商店进行购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