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后,关于道德的理论思考。老子的上述思想,都可以归结到这个思想上来。《老子》中有这样一段话:
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。无名,天地之始,有名,万物之母。故常无欲也,以知其妙,常有欲也,以知其徼。此两者同出而异名,同谓之玄。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[13]
道又叫作玄,它包含着“无名”和“有名”,唯其有这样“玄之又玄”的品格,才会成为真正的非常之道!这段话很重要,标志着古代中国思想的一次深刻变革。
西周时期,主流文化和信仰以天为依托,人们相信,天是善良的,是明察的,是有力量的。天可以福善祸淫,给有善德者以福禄,给有恶德者以祸殃。可是,随着世事的变化,天子无德者有之,诸侯僭越者有之,大夫专断者有之,一切看起来都可以破坏、都可以突破。破坏了、突破了,天也未见得有什么办法。于是,以天为最高原则的一套文化系统,就开始动摇了,渐渐地也就失去了往日的威信。西周后期,对于上天,人们就提出了许多的疑问。进入春秋以后,王权衰落,霸政兴起,政出私门,世道看起来更乱了。用孔子的话说,这叫“礼乐征伐自诸侯出”、“自大夫出”、“陪臣执国命”,大大违背了“礼乐征伐自天子出”的传统规范。更有甚者,竟然出现“弑君三十六,亡国五十二,诸侯奔走而不得保其社稷者,不可胜数”[14]的动乱局面。人们在对上天失去信心的同时,必然转向事情的另一方面。有人一语道破了其中的玄机,晋国的史墨对掌权的世卿赵简子论物生有两,认为“社稷无常奉,君臣无常位,自古以然。故《诗》曰:‘高岸为谷,深谷为陵。’三后之姓,于今为庶,主所知也。在《易》卦,雷乘乾曰《大壮》,天之道也”[15]。这样的反例,哪里是天所代表的传统道德系统所能包容得下的呢?老子就是在这个背景下,提出了道的概念。他一改过去以天德解释一切的做法,转而用道德来解释一切。在这个新的道德观念里,一切似乎都变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