纯语气词如:
(30)乃散苇于上,冰草相结,如浮桥焉。(《魏书·帝纪第一》)
(31)故穷富极贵,不足以诱之焉。(《抱朴子·畅玄》)
(五)尔
“尔”这一时期使用逐渐减少,同时出现了一些表肯定、强调语气的用例。如:
(32)优婆夷言:“莫复余求,我明日当送。”答言:“可尔。”(元魏·慧觉《贤愚经》卷四)
(33)龟曰:“子明,无多辞,祸将及尔。”(《殷芸小说·吴蜀人》)
(34)欲食,辄投水中,即成醋尔。(《齐民要术》卷八)
上三例都表肯定、强调语气。从“提示”到“肯定、强调”,这是“尔”语气义的进一步发展,两者也有着明显的联系:提醒言语的受众注意某一事实,那么对这一事实往往带有一种肯定、强调的意味。
(六)几个疑问语气词
这一时期的疑问语气词有较大变化,主要特点为:“乎”的使用逐渐减少,与之同时,“耶”的使用逐渐增多,不但超过了“邪”,比“乎”的使用也更为普遍。不过不同类型文献中各疑问语气词的分布并不平衡,总的来说,文言色彩越浓的文献越倾向于使用“乎”,口语色彩越浓的则越倾向于使用“耶”。这表明“乎”作为一个文言色彩浓厚的语气词,在中古呈现出萎缩之势,特别在是非问句中“乎”数量明显减少,而感叹、反诘句所占比例反而呈上升趋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