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么问题出来了:既然崇祯已经有预谋地和李明睿安排了南迁,为何却迟迟不见行动,直到北京城破呢?
问题在于,好面子的崇祯始终不肯把迁都之事首先提出来开会讨论,他希望由大臣们提出来,然后由他出面否定,再由大臣们固请,他才“不得已”地迁都。这样,他才有机会不去背负丢掉京师的罪责。然而,大臣们早就看清了崇祯的伎俩,如果这时提出迁都,日后追究放弃北京的职责——既然皇上是反对迁都的,那固请迁都的大臣都得吃不了兜着走。在大明江山和自己的身家性命面前,没有人愿意选择空洞的前者。
崇祯的南迁之策紧锣密鼓地预备着,他密令天津巡抚在大沽口准备了三百只船准备南迁之用,又令左懋第前往南方查询沿路水陆兵马人数。为了让大臣固请,自己才不得不迁都的设想付诸实现,崇祯召见了首辅陈演,明确要求这位重臣站出来承担迁都的责任,他告诉陈演:“此事要先生一担。”可是陈演这种官场油子平时忠君报国喊得比打雷都响,真到了要兑现的时候,却比蛇都滑。多次朝议时,崇祯一再暗示陈演站出来请求迁都,陈演却装聋作哑,绝口不提此事。崇祯气得大骂:“朕要作,先生偏不要作。”最后只好把陈演罢官了事——此时罢官回乡简直是一件幸事,因为北京已是一座即将成为地狱的死城。